布施的真義|布施的功德與布施果報為何?三種布施的種類:一、財施,二、法施三,無畏施。一切供養中,法供養為最;一切布施中,法布施為最。於一切供養中,最能取悅 上師,令諸佛菩薩歡喜的即是法供養。護持正信道場,令佛法久住世間,如法布施,此即為殊勝法供養,功德不可思議。七種不用錢的布施。龍德 上師曾經開示過:即使沒有財富也能做的七種布施。有人向佛陀訴苦:「我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失敗,這是為什麼?」佛陀說:「因為你從不布施!」那人答說:「那是因為,我是一無所有的窮人!」佛陀開示:「不對!即使你沒有財富,也可以給人七種布施!」《佛說布施經》記載,供養三寶可得五種利益:1.身相端莊。2.氣力增盛。3.壽命延長。4.快樂安穩。5.成就辯才。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「對於鰥寡孤獨、殘疾、無依貧苦者,給予安慰、慈悲心布施財物,使其生活無虞,進而為其解說佛法,令其歡喜學佛修行,即為供養『悲田』。」

 

布施的真義
布施的功德
布施的重要
布施果報
布施的種類有哪些
三施—三種布施
無財七施—不用錢也能做的七種布施
供養三寶 布施的功德不可思議

 

 

 

布施的真義

布施 功德倍增 心法 觀音山 龍德上師

布施的意思

《大丈夫論.施勝品》:「為己施一切,得報如芥子;救一厄難人,勝餘一切施。」為什麼同樣的布施,功德卻有大小差異?

這完全取決於虔誠心與發心,例如:雖然只是一百塊錢的布施,有人帶著傲慢心做布施,有的人卻是恭敬歡喜的布施;有錢人布施一百塊跟依靠撿廢紙回收維生的人所布施的一百塊。由於布施的發心狀態不同,二者所獲得的功德果報也就不同。

布施,不在於金錢的多寡,重要的在於發心,無私地為他人奉獻給與。有的人雖然窮,但是他願盡其所有的布施奉獻,雖然也許微小如九牛一毛,但這種虔敬的發心很可貴,功德非常殊勝。

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「布施不是有錢人才要做的,貧窮的人更要布施,過去生就是貧窮而少布施,今生招感更貧窮的命運,若是能堅持在今生多做布施,不論金錢的多少,每一個功德勝事都參與到,那麼將來累積的功德緣報也足以改變未來的命運。」

《聖般若集頌》曰:「菩薩行布施,永絕餓鬼道、貧窮及煩惱,一切皆永離,獲無邊財寶,除眾生疾苦。由行布施故,成熟眾有情。」

布施的範圍很廣泛,並非只有財布施一項。我們可以發心布施技能、慈容、佛法、時間…等,能夠以佛法利益別人的都能布施。佛經明白地告訴我們:「救一厄難人,勝餘一切施。」種種的布施,都遠不及發菩提心救助苦難的眾生來得殊勝。能夠以「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自己求安樂」的慈悲心助人,遠遠超勝過世間一切有形的布施。

什麼是布施?

當時印度有位貴婦,想捐一大筆錢給在印度行善的德蕾莎修女。

修女沒有接受,而是對她說:「請妳在每次想買新衣時,少買一件,把省下的錢捐出來。」貴婦聽了不解,但漸漸地,她發現每一次忍住慾望時,行善的喜樂,也從她的心裡慢慢滋長。

後來,德蕾莎修女與她說:「真心的奉獻,不是拿出多餘的,而是捨出原本擁有的。」

無我的布施,那是更為珍貴的!

布施的功德

布施的真義|布施的功德與布施果報為何?三種布施的種類、不用錢

佛陀在諸多典籍皆開示供養三寶可以累積各種功德利益。《長阿含經》記載:「天及世間人,唯佛為最上,欲求大福者,當供養三寶。」
󠀠何謂三寶?指佛寶、法寶和僧寶。「佛」,即教主;「法」,即教理;「僧」,即教師。三寶,就如寶鼎之三足,三寶俱全,可以救度一切眾生,令其徹底離苦得樂,永脫輪迴,不再受生老病死苦。由此可知,三寶是無比的尊貴的存在,是法界眾生的明燈。
󠀠《佛說布施經》記載,供養三寶可得五種利益:

一、身相端莊。

二、氣力增盛。

三、壽命延長。

四、快樂安穩。

五、成就辯才。
󠀠《樓房經》記載:「若對僧眾供養一粒訶子、一勺飲食,未來生中決定不逢疾疫、饑馑、刀兵三大災劫。」

󠀠
學佛修行之人供養三寶,是一種可以快速累積福報,消除病苦、障礙的方式。以「供千僧道糧·供佛齋僧」作為自身的修行,廣邀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同供養藏區各寺廟的喇嘛,與僧團結下甚深緣分是非常有福報的一件事。
󠀠

「布施」是菩薩四攝六度中的首項

「勸君行善謂無錢,有也無;禍到臨頭用萬千,無也有。」

這首偈語貼切地形容一般人聽到布施行善的習性與心態,然而當我們行布施時,真的失去了什麼嗎?實際上,善修布施的人並沒有失去什麼,福德卻與日廣增。

從前在舍衛國有一戶貧窮人家,布施一穗葡萄給予出家僧眾,出家人告訴他:「你已經布施一個月了。」貧人不解而恭敬地請示到:「我才布施一穗葡萄而已,您怎麼會說我已經布施一個月了呢?」出家人回答:「你在一個月以前就已經有了布施葡萄的念頭,心念念不斷,這不就是已經培植了一個月布施的福德了嗎?」

隋朝得道高僧─普安法師,所到之處,百姓無不爭相供養。有一天普安法師來到大萬村,村里有一貧戶,他們也想供養普安法師,可惜全家人衣不蔽體,不僅沒有東西可以供養法師,連出門都困難重重。可是大女兒不灰心,她在屋樑上找到十粒黃粟,磨去枇糠,以粗布包覆,在夜裡匍匐地前往寺院,將黃粟放在廚房的飯鍋中,虔誠懺悔貧窮夙殃,至心發願:「若自此以後,貧窮業報盡去,願飯甑中所蒸都呈現金黃色。」隔天一早,飯甑中的五石米飯果然是閃耀澄黃,異顯剔透無比。

「布施」是菩薩四攝六度中的首項,也是菩提道的殊勝修行,度盡自己無始劫來培養強大的慳貪業習。其中的要點,在於心性上的轉變與修持,而不在布施的事物與多寡。故事中的貧人所布施之物,雖然粗樸但卻為自己累積了源源不絕的福德資糧,可貴的就是他們布施的虔敬真誠之心,以及心念的專注力、懺悔力,印證了「心轉,境就轉」的真諦。反之,若把布施行善當成例行性事務,無全然發心,即便日出斗金,福德卻略顯短薄,在心念的相續中,也無法使消融慳貪的習氣,顯得有力量。

修行,修心;布施修心,將親手塑造無可估量的寶貴人生!

布施的重要

最殊勝的布施則是心中毫無貪著

阿底峽尊者

弟子曾經請示 阿底峽尊者:「所有成佛的正法中,哪些是最殊勝的呢?」
阿底峽尊者說:「
最殊勝的智者是證悟無我的人;
最殊勝的持戒者是調柔自己心性的人;
最殊勝的功德就是具足廣大利益眾生的心;
最殊勝的訣竅就是能長期間觀照自心;
最殊勝的對治力就是能了知一切無自性;通達所有諸法,本來無實有;
最殊勝的修行則是不隨順世間,與所有世間法背道而馳;
最殊勝的成就則是煩惱日益減少;
最殊勝的道貌(佛陀果位的徵相)則是貪念、欲念越來越少;
最殊勝的布施則是心中毫無貪著;
最殊勝的持戒則是心安、寂靜且調伏自心;
最殊勝的忍辱則是身居卑位;
最殊勝的精進則是放棄世間所有的瑣事;
最殊勝的禪定則是一直安住在清淨的意中,無有造作;
最殊勝的智慧則是對任何一切事物都不執為實有。」

布施會越施越富

布施的真義|布施的功德與布施果報為何?三種布施的種類、不用錢

有福報的人,往往擁有五大財富:
第一福是「長壽」,來自慈悲心。
第二福是「富貴」,來自施捨和恭敬心。
第三福是「康寧」,來自清凈心。
第四福是「好德」,來自廣結善緣、多積福德、鍛鍊心智。
第五福是「善終」,來自行善,並且不罣礙執著善的行為、名相和果報。

佛法就是專門在教人怎麼得到這五種財富的方法,數千年來非常靈驗,斤以才能流傳至今,這是需要有福報的人,才有機會遇到此「致富心要之法」。

所有修行此法的人,從古至今,都是越施越富;現在的人,貧窮無福,若不開始實行此法,那麼注定會貧窮一生。

怎麼布施最有功德

真正的布施是要修自己無我利他的喜捨心。
藉由布施的動作,修自己的心性­,不斷地藉假修真。

在過程中,對於正在施的自己、東西、對象皆不執著。

反覆串習三輪體­空,盡心盡力去做,並且不居功的將布施的功德,普皆迴向一切有情。

藉此學習佛的覺悟及靈明智慧,讓自己越修越有功德。

布施果報

布施果報一、布施供養改變命運

布施的真義|布施的功德與布施果報為何?三種布施的種類、不用錢

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「對於鰥寡孤獨、殘疾、無依貧苦者,給予安慰、慈悲心布施財物,使其生活無虞,進而為其解說佛法,令其歡喜學佛修行,即為供養『悲田』。」
󠀠經云:「若令眾生生歡喜者,則令一切如來歡喜。」而且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皆當作佛。所以,供養一切眾生,不論是人或是動物……等,就是與眾生結善緣,亦是供養未來佛。
󠀠當年佛陀仍住世弘法時期,曾經有一條狗,因盜人食物,被打斷腿再棄於荒野中,即將飢乏至死。命終前,幸蒙舍利弗尊者慈悲,給予飲食充飢延命,並為說佛法,以此歡喜心及善根,往生為人。長大後隨著舍利弗尊者出家,修行得道,此人就是七歲出家,便證阿羅漢果的均提沙彌。
󠀠世間的人受到殘疾、貧困苦者,之所以受苦那是過去所造惡業招感所致;由於過去造了惡業,致使今生受苦。
󠀠佛法之供養悲田,是先將財物、資具布施給受苦的眾生,令其暫離生活的窘境,然後為其說法,教其修福修慧,從根本上拔除苦因,而非只是單純地救濟其生活。根本上而論,是希望能以此開始學佛修行,致力於改變自身命運,進而上求解脫道。
󠀠
「廣修供養」不只是世間的善法,更是使貧人得富貴,使富人成賢者,使賢人成道證果的無上法寶。

布施果報二、布施醫藥 長壽無病

供僧道糧

《梵網經》云:「八福田中,看病福田,第一福田。」

《分別業報略經》:「若人施醫藥,後生得無病,長壽常安樂,具足色力財;無量百千世,不經疫疾劫,終遇法醫王,永拔生死根。」

《律藏》中有一則公案:佛在舍衛國時,見一病比丘臥在大小便中,旁邊沒有看顧者,佛上前問︰「為什麼沒有看顧的人?」病比丘回答說︰「我沒病時,不照顧病者,今天我生病了,沒有看顧護持我的人。」

佛於是扶起病者,拭除身上的不淨物,並加以洗濯。接著佛又為病比丘洗衣曬乾,清掃住處,舖上新草及衣服,讓比丘安臥,並幫忙蓋上衣被,之後才離去。
接著佛陀召集僧眾並教誡︰「從今以後,當看病比丘,病者不可不看,若有欲供養我者,當供養病人。」

布施果報三、點燈供佛、布施持戒投升天界為王

布施的真義|布施的功德與布施果報為何?三種布施的種類、不用錢

《佛說超日明三昧經》中有一段這樣記載,有一次,日天王率領無數天人來到佛陀的住所,向佛頂禮問道:世尊,請問是什麼樣的因緣才能投生為日天王,而能照耀天下?又以何種因緣而能生為月天王,照亮整個黑夜呢?

佛陀開示:
日天王過去世成就四種善行:
第一、經常歡喜布施;
第二、注意修行並謹言慎行;
第三、持守戒律而沒有違犯;
第四、經常於寺廟中燃燈供佛。
此外,並常供給父母、僧人、修行人光明,又身口意三業常守十善,即可得此果報。

佛陀又接著開示:
具足以下四種要件就可以投生為月天王:
第一、對於貧困的人經常布施;
第二、奉持五戒;
第三、恭敬侍奉三寶;
第四、夜晚時常設明燈於君王、父母、師長等人之前。

布施果報四、印經積累福報能開智,文殊空中現身接經板

助印經書

觀音山 2024年發起「觀音山 萬部藏文儀軌助印 供養雪山寺廟」,助印經文不只是以財供養法寶,更是直接供養諸佛法身,並且也是在修「大悲心」,令僧眾有經書儀軌可以精進用功;具「護法心」,令如來正法久住。

曾經有一個人出家後,依止一位上師修行。他的上師要求為僧眾印經,並且對他開示:「有福報就會有智慧,你從現在開始培福報。」於是他每天用印經板刻印經書(在那個年代,只能依靠印經板以手工方式拓印),這位出家人,就這樣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,一直印了幾十年。

有一天,他突然厭煩了,心想:「上師是不是說錯了?為什麼我積累福報這麼久,但還沒有開智慧,還是這麼笨呢?不如我請 文殊菩薩做個證明吧!」

於是他對虛空說道:「文殊菩薩啊,上師說『只有積累福報才能開智慧』,現在我要把印經板扔到空中,如果它掉下來,就說明上師說錯了;如果不掉下來,那上師就是對的。」其實他只是找個藉口而已,自己也知道印經板百分之百會掉下來。

說完以後,就將板子扔了上去,但等了一會兒,板子竟然沒掉下來!他疑惑地抬眼一看,文殊菩薩顯現在空中,接住了那塊印經板。菩薩對他說:「不要對上師生邪見,你的上師說得完全正確。你要繼續為僧眾發心,以後會開智慧的。」他又驚又喜,愣愣地站在原地。

此刻,正是這位出家人長期印經的福德現前了,就像無著見到 彌勒菩薩一樣,他見到了 文殊菩薩。從此以後,他對上師再也不生邪見了,只有信心和感恩。他依然天天印經,最終也開啟了智慧。

這是藏地流傳「不信積累福報能開智,文殊空中現身接經板」的靈感公案。觀音山 2024年發起「觀音山 萬部藏文儀軌助印 供養雪山寺廟」,由於有數間寺廟由於地處高山,物資取得不易,連修法的儀軌亦十分珍貴,現在他們日常修法所用的儀軌,文字已經逐漸模糊不清。

布施果報五、為人大富,財富無限,從布施中來

布施的故事

出自《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》:
人為豪貴,國王長者,從禮佛事三寶中來。
為人大富,財富無限,從布施中來。

【白話淺釋】

能夠成為富豪貴族或國王、宰輔大臣之人,是因為前世虔誠禮敬佛、法、僧三寶,而能夠成為大富大貴的人家,擁有數不盡的財富,是因為前世時常行布施的緣故。

布施的種類有哪些

布施的種類可分三種:

一、財施

二、法施

三、無畏施

財施和無畏施大都著眼在使受者現世得到安樂,法施主要是使受者於未來一切世皆得安樂,佛法的傳遞、弘揚佛法就是為了救人,改變人們未來的命運,是最究竟的布施。

佛陀教示救護天下蒼生的慈悲理念,以及徹底揭示萬法的真相,在慈悲 龍德上師的身教、言教展露無遺。從疫情爆發以來,無論上師法務再忙,總是堅持照常舉辦每週三、六的「全球連線直播」開示,從來不曾間斷,我們十分有幸在網路世界有著如此殊勝的一方淨土,聽聞著上師開示的法語甘露,讓清涼法音洗滌著我們的熱惱,有著種種的功德勝事與法會,讓我們可以隨喜布施、行善、消業障。

布施是修福最快的方式。在殊勝的神變月十億倍功德期間,就是佛弟子最好與人廣結善緣,行廣大布施,供養佛陀,為自己累積廣大功德資糧的時節。

󠀠

三施—具足三種布施的功德

三施即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三種布施

一、戒殺放生具足三種布施

佛陀金口宣說,戒殺放生要親身力行,放生是既可消除業障,又可長養慈悲心的殊勝法門。六度萬行以布施為首,布施有分為: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。而放生最難能可貴的是具備三種布施功德。

花錢買物贖命,是財布施;因為放生前,為生靈皈依,持咒迴向,是法布施;解除物命面臨死亡的掙扎、怨恨的痛苦和恐懼,是無畏布施。因此,放生具足三種布施,功德不可思議。古往今來,無論是漢藏的祖師大德、成就者等,都將放生列為必要的修行。

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生於1546年(明世宗嘉靖25年),為明代禪宗復興的重要人物。憨山大師乃是成就的肉身菩薩,全身舍利目前仍供奉在韶關曲江曹溪寺。當時憨山大師圓寂時,法體在寺廟停放三天後,方送入佛龕之中。

此時,人們走近仔細看,發現大師的容顏一如活著的時候,絲毫不見兩樣;而毛髮髭鬚,也依然在一如既往地生長;在大師的鼻尖上,分明還冒出些許汗珠。再撫摸一下祂的法體與四肢,溫軟柔膩,就像棉花一樣,全然不像已經圓寂幾天。

二、助印經書具足三種布施

助印經書三施具足財施法施無畏施.jpg

印經之所以功德殊勝,在於三施具足。以金錢印經,乃「財布施」;經典乃佛陀宣說正法,造印流通者,具足「法布施」;有緣人接觸經典,因而破迷歸覺,此乃「無畏施」。故為最圓滿的布施功德。布施的種類可分: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三種。財施和無畏施大都著眼在使受者現世得到安樂,法施主要是使受者於未來一切世皆得安樂,佛法的傳遞、弘揚佛法就是為了救人,改變人們未來的命運,是最究竟的布施。

供養與布施皆是積累資糧的殊勝法門。《長阿含經》:「天及世間人,唯佛為最上,欲求大福者,當供養三寶。」供養的對境一般指佛、法、僧三寶、金剛上師以及父母等。以清淨的發心,盡一己之力所行之供養,若發心越大,則對境越殊勝、功德越大。供養,也是重要的修行方式之一。以此來表達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與報恩之心。

無財七施—不用錢也能做的七種布施

龍德 上師曾經開示過:即使沒有財富也能做的七種布施。

有人向佛陀訴苦:「我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失敗,這是為什麼?」佛陀說:「因為你從不布施!」那人答說:「那是因為,我是一無所有的窮人!」佛陀開示:「不對!即使你沒有財富,也可以給人七種布施!」

一、和顏施:對於別人給予和顏悅色的布施。
二、言施:向人說好話的布施,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說好話,並勉人切實力行。
三、心施:為對方設想的心,體貼眾生的心的布施。
四、眼施:用慈愛和氣的眼神看人。
五、身施:身體力行幫助別人。
六、座施:讓座給需要的人的布施。
七、察施:不用問對方就能察覺對方的心,並給予相對其所需的方便的布施。

如果你能身體力行此七種布施,生命也會跟著有所改變!

從聲音判斷一個人的福報有多大

聲音,就是喉輪,喉輪健康的人,聲音就好,福報就大。從身體可以來看一個人健康,福報,業力,命數等等。如果福報增長,色身一定會起變化。

心氣不平的人,從言語聲音中,可以感受出來。心中柔軟的人,聲音中也會透出令人愉悅的覺受。

身體柔軟的人,心一定是柔軟的,聲音也會柔軟的,面貌也是柔軟的。相反的,一個內心很硬的人,身體是堅硬的,字是也堅硬的,臉上也是有稜有角的。妄想、執著太堅固了,身體不夠柔軟,處世待人自然也不圓融。

怎麼改變自己的聲音,讓自己變成一個有福報的人,可以從七種布施開始做起,可以從懺悔做起,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曾經做錯事,就不會趾高氣昂了,而是會變得柔軟,懂得看自己的問題,改正自己的錯誤。勇於認錯是修行人的基本風範,也是改變命運的開始。

來世尊貴的因來自禮敬諸佛、眾善奉行、謙和博學

慈悲 龍德上師也強調,今生多做以下這些事,來世必會尊貴。
第一,學佛就是要拜佛,要五體投地頂禮,勸大家學佛、修行,累積功德福報。
第二,力行善事,眾善奉行,尊重師長,廣行孝道。世間父母親等同辟支佛地位,要孝順父母,要做很多善事,不能偏執某些善事不做,而是像佛一樣,普遍的善事都要做,修行要修圓滿行。
第三,要謙和,在道場遇到別人的勸誡,要歡喜接受,否則別人以後都不敢勸你了。
第四,博聞經律,多了解佛學的道理,多學習經律,正確多講給別人聽,多策勵精進。

供養三寶 布施的功德不可思議

聖地供養 2024年尼泊爾聖地祈福除障專案

觀音山 尼泊爾聖地 祈福除障專案

⟡聖地供養緣起

佛陀的出生、證悟成道、講經說法、涅槃。對於娑婆眾生來說,是在千古闇夜中的一盞明燈,引領我們解脫輪迴苦海。佛教徒一生至少一次朝禮佛教聖地,依循著佛陀的足跡,追隨佛陀弘法的腳步,獲得無上的加持。


然而,因緣未具的我們,或許因為世俗的牽絆、工作、家庭,仍無法親自朝禮聖地,作諸種廣大的供養。有鑑於此,觀音山特別開放原本專屬於觀音山四眾弟子參加,可以修福、積累功德的「尼泊爾聖地諸廣大供養法會」,讓常年在網路上恭聽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 (龍德上師) 開示的善信大德,也能一同參與護持,與教主本師 釋迦牟尼佛結下甚深因緣,種下解脫成佛之因。


每一處聖地都因諸佛菩薩的廣大慈悲願力而具足無比殊勝的加持。無數的成就者在聖地證悟,若能在聖地廣行諸種廣大的供養,燈供、薈供、掛天馬等,那是無比巨大的功德加持力。


壹、布施供養—四種廣大殊勝行 供燈、塗塔、懸掛風馬、塔前大薈供

每一處佛教聖地都因諸佛菩薩的廣大慈悲願力,而具足無比殊勝的加持。無數的成就者在聖地證悟,若能在聖地廣行諸種供養,如燈供、塗塔、掛天馬、薈供等,將獲得無比巨大的功德加持力。


觀音山如法地以傳規辦理各項供養,透過網路無國界的傳播力量,令十方善信法友有福報與 釋迦牟尼佛結下深緣、種下解脫成佛之因、獲得諸佛菩薩的加持,以及積累巨大功德。

 


一、布施燈—供燈的功德

布施的真義|布施的功德與布施果報為何?三種布施的種類、不用錢


佛前供燈的功德不可思議,經常供燈,能得佛陀的大智慧。《佛說布施經》:「以然燈施,得天眼清淨。」《聖彌勒經》:「供千盞燈者,將於未來世值遇 彌勒佛,成為首批弟子,得聞佛初轉法輪。」

「燈」,在佛教中具諸多深遠意涵,表徵光明、解脫、智慧與懺罪等,而與之相反的黑暗,則象徵著罪孽、惡習、愚痴無明、輪迴過患……。《佛說施燈功德經》言:「彼施燈者,所得福聚無量無邊,不可算數,唯有如來乃能了知。」燃燈供佛,除了招感「以燈破諸暗」的吉祥緣起,以及所發善願必將實現之外,更能積聚廣袤無邊的福慧二資糧,其功德福報之量大,惟佛能知!

當我們以無比虔誠的心,將明燈供養諸佛菩薩,祈賜予殊勝的光明加持,令我們心中的一切晦暗剎那間就被淨化,內心柔軟,充滿暖熱與大光明。由於心中的光明性漸長,在遇境執迷時,會因正念具足的緣故,產生清明智慧,遠離一切邪法,識人清明,智慧圓滿。

虔誠發心在佛前供燈,不僅利益自己也利益了身邊所有和您有緣的親朋好友、家親眷屬,甚至是六道父母以及歷代祖先。經典云:「依報隨著正報轉。」藉由「點燈」殊勝的法行,懺除自身業障,業消福慧增,我們的「正報」就隨之增長,而我們身邊的一切事物,包括至親家人,就是我們的「依報」也就會跟著改變。

能在尼泊爾聖地佛前供燈,讓眾生在禮佛時心生敬仰,進而堅定信心學佛修行,這等無上莊嚴佛身的功德,必定是功德無量。


二、布施供養三寶—塗塔的功德


塗塔,這一古老而神聖的佛教修行活動,在多部重要的佛教經典中都有詳細記載。這些經典不僅闡明了塗塔的重要性,還詳細描述了其所能帶來的諸多功德。

《大智度論》作為 龍樹菩薩闡釋《大品般若經》的重要論著,對塗塔的功德有著深入的闡述。在卷十七中,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記載:「復次,佛說供養法有二種:一者、財供養,二者、法供養。財供養者,華香、瓔珞……種種飲食,跪拜、合手、恭敬禮侍,迎送、讚頌、香花布施,乃至然燈續明,補治塔寺,掃灑塗地,若大若小,皆是財供養。」

《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》記載:供養、禮拜、繞塔的功德,能增延壽命、增廣福慧,免除一切凶災惡緣危難,並得身口意三業清淨,身無病苦,命終不墮三惡道,得生佛國淨土。

在其他佛教經典中,如《增一阿含經》、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等,也有提到修塔、供養佛塔的功德,塗塔被視為一種重要的供養方式,能夠積累巨大的功德,是修行者應當踐行的善行之一。這些功德涵蓋了現世利益和來世果報,體現了佛教中即身成就和往生淨土的雙重理想。


三、經幡布施—懸掛風馬的功德

觀音山 2024年尼泊爾聖地祈福除障專案 萬燈供‧塗塔‧懸掛風馬‧塔前大薈供

風馬,又稱為「龍達」或「風馬旗」,是金剛乘中一種獨特而富有深意的祈福方式。色彩鮮艷的經幡是西藏高原上常見的景觀,不僅是一種祈福儀式,更是修行者與自然、宇宙溝通的橋梁。

風馬由五種顏色組成:藍、白、紅、綠、黃,分別象徵著天空、雲彩、火焰、水和土,這五種顏色也代表著五方佛和五種智慧。風馬通常印有經文、咒語和各種吉祥圖案,最常見的是「風馬」圖案,一匹駿馬馱著如意寶珠,象徵著速度、力量和財富。

懸掛風馬的功德,略舉如下:
1. 祈福消災:風馬飄揚,經文與咒語隨風傳播,為懸掛者及周圍眾生帶來祝福,驅除災難。
2. 增長福報:每當風吹動風馬,就如同誦讀經文一次,能不斷積累功德,增長福報。
3. 淨化心靈:觀想風馬飄揚,能幫助修行者淨化內心,祛除負面情緒和雜念。
4. 利益眾生:風馬的功德不僅利益懸掛者,還能惠及所有接觸到風馬的生靈。
5. 修行輔助:對修行者而言,風馬是修持正法、培養慈悲心的輔助工具。
6. 傳播佛法:風馬的經文和圖案傳播佛法教義,有助於弘揚佛法。


四、塔前布施—塔前大薈供的功德

觀音山 尼泊爾聖地祈福除障專案
金剛乘祖師偉大 蓮花生大士曾開示:「誰向大塔的僧侶供養禮物,誰便得免在再生中受口渴及疾病之苦;誰向大塔供花,誰便得安樂和滿足、成功和健康;誰供香,誰便得成就清淨行業;誰供燈,誰便得照亮無明的黑暗;誰供香水,誰便得解脫焦慮和痛苦;誰供獻食品,誰便得於禪修生活中,遠離飢餓……」

如果有任何眾生以清淨心在大佛塔前頂禮、繞行、禮拜,所獲得的利益及恩惠不可思議,不能計量,三世諸佛亦難以描述,它是人及非人崇拜之境;無論是人或天、無論任何祈求與禱告,一切願望都會獲賜予,即使是殊勝覺悟及神通亦能獲得。

薈供是金剛乘佛教最無上、殊勝的法門之一,也數千年來公認最具力、速效累積福報的法門。薈供屬於圓滿次第,具足四種事業 (息災、增益、懷攝、降伏) 的修法,能得到共與不共的成就。

慈悲的 龍德上師開示:「薈供的修法,就包含這一切有所緣的福德資糧修法,和無所緣的智慧資糧修法。」上根器者,參加一次薈供即得圓滿成就;中根器者,參加一次薈供就能登地、見性、開悟;下根器者,如果對此法有信心,能夠如理如法地作一次薈供,就能消除宿世許多業障,即可積累殊勝善根與福德。

現代人工作忙碌、生活節奏快速,累積的壓力和煩惱常常無法改善,使得身心疲憊,更需要透過薈供的法門淨化身心靈,快速累積福德。

貳、尼泊爾寺廟──除障修法

觀音山 尼泊爾聖地 祈福除障專案
忿怒蓮師除障法會

在十方諸佛菩薩中,偉大 蓮花生大士 (蓮師) 以其降邪伏魔的威德力最為著稱。蓮師為無上本尊,擁有轉化五毒為五智的神通,能夠摧毀疫病、災厄及諸魔,尤其對那些缺乏信根、阻礙佛法的眾生最為有效。

蓮師的威猛化身「忿怒金剛」,藏音稱為「多傑佐烈」,是 蓮花生大士忿怒相的化現。這一形象一面二臂三目,通身呈棕紅色,上身披錦袍,下身著舞裙。右手高舉天鐵金剛杵,左手持普巴橛,腳下踏於母虎之背。忿怒金剛的威力無比,能夠消除由地水火風四大引起的病氣,摧折死魔、天魔、煩惱魔與大力鬼神,並降伏那些不信佛法並在佛門中製造障礙的眾生。

蓮師曾經開示:「誰若虔信作祈求,我當睡臥其門口。」此話彰顯了 蓮師對信眾的庇護。若不幸遭遇魔擾或非人的障礙,只要虔心祈請 蓮師、持誦〈蓮師心咒〉,必定能獲得無比效驗。

在這個末法的五濁惡世時期,魔障更加橫行。魔的本質是引導眾生行邪道,阻礙他們尋求解脫,使其甘於在輪迴中受苦。魔特別喜好干擾修行人的道業。蓮師曾預言:「在未來的末法時期,男人心中將入男魔,女人心中將入女魔。心念偏差、起邪念最容易招致魔障。」

「忿怒蓮師」是將五根本合而為一的甚深修持方法。它包含:
1. 加持的根本——蓮花生大士
2. 成就的根本——多傑佐烈
3. 事業的根本——空行母 曼達拉娃
4. 護法的根本——瑪哈嘎拉
5. 財富的根本——黃財神

 

參、尼泊爾寺廟──超渡修法

觀音山 尼泊爾聖地 祈福除障專案

金剛瑜伽母超渡法會
金剛瑜伽母是無上瑜伽密法的女性本尊,其所有的教授以及二次第修持都源自佛陀,當年佛陀示現為本尊 嘿魯嘎的形象宣說《勝樂根本續》。

根據佛教經典記載,有幸受持金剛瑜伽母法門的修行者,若能精進不懈地修習,可望於此生證得圓滿菩提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尊尊貴的本尊也是偉大的 宗喀巴大師所修習的密法之一,彰顯其在金剛乘中的重要地位。

在《勝樂略續》統整十種功德利益:
1. 可以迅速得到加持。
2. 是一切密法的精髓。
3. 觀修相對簡易,便於修持。
4. 在末法時期可以得到快速成就。
5. 具備殊勝的身壇城修法。
6. 具備不共不可思議瑜伽的修法。
7. 二次第同時修學。
8. 本法與貪欲煩惱熾盛者特別相應。
9. 本法與末法時期特別相應。
10. 金剛瑜伽母的咒語極其殊勝,被稱為「億萬空行總咒」,具備眾多不共功德。

得 金剛瑜伽母攝受加持,可使亡者快速解脫,於中陰身境中得到指引,業力深重之亡者,仰仗其超渡力可得生善趣,更甚者直接往生諸佛淨土。

 

觀音山 2024年尼泊爾聖地祈福除障專案
我要登記>>https://www.fazang.org/buddha

資料來源:
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://www.fazang.org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迷悟樂園 的頭像
    迷悟樂園

    故事Story 工廠

    迷悟樂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